装配式结构经济性分析

前言

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。随着装配式结构越来越普及,装配式结构的经济性逐渐受到开发商的重视。结合最新国家规范及地方性政策,对装配式结构的经济性问题进行初步整理分析,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。

平面布置标准化及节点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评分表的得分内容,但其同时也是影响装配式结构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建筑方案的模数化是结构平面布置标准化的天然有利因素,因此结构专业需在方案阶段介入,选择合适的结构单体进行装配式设计。其次,结构专业应与建筑、设备、精装等各专业协调,进行建筑、设备、精装等一体化设计。也就是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平面布置、立面形式,设备洞口,精装点位等各专业要求。

1、结构构件拆分的模数化

具体到结构专业本身,平面布置标准化及节点的标准化,核心思路就是结构构件拆分的模数化。拆分的要点就是:少规格、多组合,目的是减少模具种类、多次重复利用,提高经济性。

目前模具的价格约1万/吨,模具数量的减少可以直观显著的降低实际造价。

2、结构布置的合理性

其次,应保证结构受力合理,确定适合的装配方案、选择合理的接缝位置、简化节点构造。应选择受力较小部位作为接缝(如山墙中部、分户墙中部等,以及边缘构件的位置),且连接节点形式简单、受力可靠。

装配式结构经济性分析